看不見的傷害:言語暴力
看不見的傷害:言語暴力
—家庭教育資訊宣導
·
家庭暴力是什麼?很嚴重嗎?
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、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、控制、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。包括肢體暴力、精神暴力、性暴力、疏忽照顧等。據我國保護服務司統計,111年家庭暴力通報事件共有123,741宗。
其中的言語暴力不像肢體暴力(體罰、打)會造成肉眼能見的傷害,卻會對內心造成深遠影響。無論是有意或無意,都會在對方心裡留下烙印。
常見的言語暴力:
1. 帶有傷害自尊、貶低人格的話語
2. 羞辱貶低、威脅、恐嚇、大吼大叫的方式
3. 冷言冷語、嘲諷的語氣態度
關注兒少權益的團體-兒福聯盟曾舉辦一個言語暴力體驗,製作團隊請路人坐下,有演員飾演其家人對他不斷責罵。主要是父母在教養過程中較常說的負面語言,例如:「你就不能跟大家學學嗎?我真是替你感到丟臉、出去不要跟人講你是我們家的小孩。」被謾罵的人會感受到有心理壓力、流淚,喚醒了眾人對言語暴力的察覺。
兒福聯盟言語暴力體驗:《【橘絲帶】情緒怒罵 傷害孩子一輩子》
言語暴力會讓孩子出現自信心低落、焦慮、憤怒、憂鬱、自卑等情況,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,嚴重可引致心理及精神疾病。若家長能在教養過程中減少說「氣話」(即帶有情緒的話),多採用正向管教的原則,檢視自我情緒和使用的言語,能帶來更正向的教養模式和親子關係。
參考資料: